2018廉文荐读 第二期


【信息时间: 2018-05-16   阅读次数: 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】

不搞“促白须以求官”那一套

造假为官,古已有之。

明代陆容在其所著《菽园杂记》中有一文,说到有人“促白须以求相”。以至于卖乌须药和镶牙补牙的广告,都贴在吏部衙门前了。

为官从政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途径。但为了个人目的,不是顺其自然,而是想尽办法让胡须变白以显示自己老成而争取当大官,则是一种伪诈,实质是造假以升迁。

西汉元帝时的宦官石显,善于奉承,精于揣测皇帝的心事。他经常设计“个人忠诚的事件”,博得皇帝欢心,被任命为中书令。还有隋朝的杨广,为跟太子杨勇争位,时时弄虚作假,遮羞盖丑,“屏帐改用慊素,故绝乐器之弦,不令拂去尘埃”。杨广最终骗取了文帝的信任,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炀帝。

《志异续编》也讲述过一个故事,颇有意思。一邑令想见知府,知府不见。于是,邑令“仿知府乡、会墨卷,凡六艺,从破题至结尾,无句不肖”。最后,托人请求知府见之。邑令见面便说:“大老爷是卑职恩师。”知府曰:“尔我南辕北辙,从未有声气相求,何来如此称谓?”邑令遂将知府乡、会墨卷朗诵一遍,又将自己乡、会墨卷复述一遍,曰:“若非大老爷,安能忝列科甲?”言罢涕泗交颐。知府不觉大喜,引为知己。从此,该邑令自然得以提携,飞黄腾达。

诸如此类的官员造假,不为别的,一个目的就是当官。古往今来,当官讲究年龄优势、资历优势、政绩优势。一些官员唯恐落后,就竞相造假,甚至假积极、伪勤奋、虚努力、空表态,以求上位再上位。

为官的本质是立德立功,是干净干事、为民造福。如果依靠造假取得官位,能一心一意创造真政绩吗?还不是想着再去造假、再去谋官,至于净化一方风气、纯正一方生态、造福一方人民,那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。

为官要倡真,造假须批判。今天,我们党的干部作为人民公仆,理应自觉为党分忧、为国奉献、为民服务,决不能容忍有一丝一毫的造假。我们党坚持把“三严三实”作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,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反对弄虚作假,提倡求真务实。

在我们党的历史上,很多革命先辈、优秀人物从来都是坦坦荡荡、正气凛然,从来都不为蜗角虚名兴伪事、做虚功。党的十二大前夕,有关部门向陈云请示,考虑把他原来填写的高小毕业学历改为大专,问他是否同意。陈云说,不要改,简历中的文化程度是指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,不是实际水平,我只上过小学,只能填高小毕业。他还说,我永远是小学生。陈云求真求实的精神让人感慨。

然而,现实生活中,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造假求官,以至于假学历、假文凭、假论文、假年龄、假政绩等不时被曝光。从被查的很多贪官来看,很多都有造假的“糗事”。前不久,司法部原党组成员、政治部原主任卢恩光行贿、单位行贿案一审开庭。卢恩光被称为“五假干部”,年龄造假、学历造假、入党材料造假、工作经历造假、家庭情况造假。正是靠着一路造假,他从一名私营企业主当上副部级干部;也正是因为造假,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浩荡潮流中,他从人生的高点黯然滑落。毕竟,“纸糊的鲜花怕雨水”,造假者必会为“假”所累。

真与假往往能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的成色,决定党员干部是否具备党性政德、是否遵守党纪党规。真正的共产党人,当永远与“假”绝缘。那些肆意造假之流,不仅是对党组织的欺骗,也缺失了真实为官、诚信做人的根本。

摒弃造假,不搞“促白须以求官”那一套,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、心中有责,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视使命重于生命,视事业重于泰山,才能做到求真务实、坦荡透明,而不是一心为官、留下伪名。(转载:中国纪检监察报  转载人:机关工委张利利)